蔡英文總統風光地結束「自由民主永續」之旅光榮歸國,卻在行李中車隊中被查獲走私免稅香菸近萬條,成為了國際笑柄。「稅收」係關國家主要收入,天子庶民必須遵從,馬虎不得,古今中外皆然。
這幾天網路上流傳一個明朝宮廷禁衛軍走私水肥車的故事,不知出處,其中案情與蔡總統府幕僚走私漏案有些雷同。茲分享讀者一哂,以為消暑。
相傳明朝皇宮內有一個除穢官叫做夏西,掌理清理宮內的糞便事務,夏西將宮內穢物倒賣給城外農户作為肥料賺些蠅頭小利,雖然害怕也無人質疑。宮中多輛水肥車都由夏西管控,這些帶著異味的皇家運糞車進出城門時,很少受到查詢檢查。
一天皇帝出巡,夏西奉禁衛軍之命,將多輛肥水車掛上皇家標誌遣至城門口。夏西以為皇上在外出恭,要把肥料全數帶回以惠利農民。殊不知,當皇上回朝入城時,禁衞軍在皇帝接受民眾禮拜之際,乘機將私鹽裝入夏西的肥水車內,試圖規避鹽稅入城牟利。夏西發現此事立即呈報長官,聖上勃然大怒嚴令徹查。但禁衛軍隊長表示:此次禁衞軍利用皇上回宮夾帶私鹽,係由夏西延請代購,與禁衞軍無關。夏西頓成皇室罪犯,在官府審批前,夏西聽到有人要殺人滅口,為避免殺生之禍,遂下井躲了起來。
後來皇帝查明,實為身邊愛將的禁衛軍統領所為,為止住悠悠之口,遂革掉禁衛長之職,調為宮廷內侍長,並謂此陋規溯自自唐、宋先朝,所以罪行不大。此即為「夏西下井」成語的由來。
蔡英文將侍衛室及下屬,利用總統專機違法走私的犯罪行為,解釋為傳承了前朝政府馬英九及陳水扁時代留下的陋習文化的壞影響,把自己形容得也是受害人之一,只是此次走私數量稍多一點而已。
其實蔡總統對歴史多些了解的話,儘可以向百姓解釋,皇上出巡侍衛室走私犯科由來以久,是中華民族悠久的歴史傳統,肇始於700年前明朝某皇帝禁衛軍的「夏西下井」私鹽走私案。
筆者註:「夏西下井」是臺灣諺語「丟人見眼」的意思。